現在社會道德日趨下流,婚姻觸礁之禍首---外遇,已經不是新聞,若不是有些狗仔隊勤奮跟堅,名人這一區塊被鬥臭外,一般平民百姓這一塊可能更醜陋,只是沒有去發覺。我們看到現在汽車旅館四處林立,而且百般花巧,就知道這一塊的蓬勃發展。也因為社會發展太進化,現在結婚時證婚人、介紹人,所講的讚美之詞,海誓山盟、海枯石瀾,聽來有如笑話,不要說七年之癢,有些一二年,甚至三五個月,都成了笑話,有些說到很浪漫的從此「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的童話,想來都會令人嘔吐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曾做過一項「90年代全國婚姻外遇現況調查報告」,發現國內有高達四分之一的已婚者擔心另一半外遇。
一位有實務經驗的徵信公司觀察,以前結婚8年到10年左右,已有一段婚齡的人,才比較容易外遇,但現在受託調查的外遇業務中,不乏結婚才兩、三年甚至一、兩年的新婚夫妻。而且,以前大部份是女性偷偷摸摸來要求調查老公的婚外情,現在有兩、三成的外遇業務是由男性委託調查老婆是否紅杏出牆。實踐大學家庭與兒童發展研究所所長謝文宜,專長婚姻與家庭治療。她發現以前較多太太是因先生外遇,不知如何是好而求助,但現在較多婦女是因自己外遇深感痛苦而求援。而女性的外遇對象不見得比老公更帥、條件更好,可能只要比老公溫柔就好。也許有人會說,婚姻出問題造成溝通不良,才會讓另一半外遇,但美國研究指出,有一半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坦言,他們有外遇時婚姻狀況美滿。即使外遇案例有增無減,但許多人一旦遇上婚姻出狀況,還是多半陷於把懷疑、委屈、眼淚往肚裡吞,不敢求援的困境。
而老婆外遇的男人,社會壓力更大。不但沒有面子,還落人口舌,被貼上「連家庭都管不好,事業怎麼能成功?」。甚至也很難被同情,被嫌「經濟條件不如別人,難怪太太跑了」,還有更難聽的,這個不行那個不行,這些話講多了還會出人命。研究顯示,因配偶不忠所受的創傷通常要歷經多年,才可慢慢復原。這些創傷後的反應會使得本來很溫柔的女人變得很憤怒,每天處於混亂、悲傷、震驚中,有高達九成的人因此得憂鬱症。有些人形容「她們常形容自己像孤魂野鬼般飄來飄去」。有此消極的人想盡辦法找法師消災解厄。也不乏妻子花20萬、50萬,甚至上百萬,請命理師作法「斬桃花」,但真的有效嗎?顯然是無效的。但很多女人她不放心,說不定有人成功過,這些都是遭遇配偶不忠的人必經的過程,「不去做,不會安心。」
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外遇都不會回頭,有些人只是逃避,不意的撞上不是真的真愛,找一個避難所避風港,總是暫時性的,有時候就像彈簧,總會回歸原位。「外遇者真正愛上對方的是少數,真正會跟第三者在一起的非常少,反而是尋求出口,」很多外遇者其實並不想毀掉自己的家。也有些是男性雖家庭美滿,但性需求很大,還有的是一夜七次郎,純粹是性需要。
有些男人在40歲以前,會為了理想,想找到生命中的伴侶,但生命中的伴侶愈老就愈難盡如人意,而男人在看別人的同時,女人也看到身邊的男人逐漸老去,不再年輕。男人想找個很年輕的女性,用性愛來證明存在的理由。而女人面對歲月逝去,會想嚐試自己的魅力,還有幾分。但這些總是讓人覺得有飛蛾撲火的感覺,明知外遇是火坑,還往裡面跳,或許那是也是流砂,陷入流砂拔不出自己。但終究紙包不住火,有了問題,不要不敢或不知道怎麼跟另一半開誠布公,潛意識或明顯地露出馬腳,就要談話來改變的契機。不要被迫想離開婚姻,也不要激怒對方,不要以爭吵不滿等手段為唯一解決問題之一。
曾有研究指出,有婚外情的男性,他的父母或祖輩也曾發生婚外情的比例相當高。另外,從臨床輔導工作觀察也發現,第三者的父親常有婚外情,造成第三者潛意識中抱持「爸爸比較愛外面的女人」、「外面的女人比較能被愛」的想法,因而日後有潛力成為第三者。
可惜的是,很多夫妻不論在婚前或婚後,其實沒有機會分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,另一半無從得知配偶在原生家庭學到怎麼樣的溝通模式,徒增許多互動中的誤解。「如果能分享到原生家庭這部份,夫妻之間能更深入認識,關係也可發展得更穩固,」成蒂鼓勵。 在歐美先進國家國外早已沒有通姦罪,夫妻關係是要自己經營的,怎麼能靠國家的法律。關係就像一面鏡子,在互動中,學習了解自己與對方。結婚並不是為了離婚,每個踏入禮堂的人最初都有夢想盼望。「愛是沒有理由,沒有道德,沒有律則,也沒有盡頭,」林文義先生說,他經常反問迷失在外遇與家庭之間的朋友:「那你的抉擇是什麼?」因為外遇是如此無解,因此只能學會對自己誠實,「否則會心虛!」他有個已婚男性友人陷於外遇的激情中。這個朋友在一次男歡女愛後,被第三者質問「回家是不是還跟太太做?」朋友被問得覺得自己「好骯髒」。半夜開車回家途中,打電話給林文義,說「找不到回家的路」暫停路邊。
當林文義趕到現場時,對方一見到他,立刻放聲大哭,無助又迷惘。「一個平常不怎麼抽菸的男人,那天卻一根接一根猛抽,」林文義清楚記得。愛情沒有什麼道理,沒有人對「愛」與「被愛」的想像完全一樣,沒有人可以真正了解你要的是什麼。在親密關係中,更需要誠實面對自己,想想:我想像中的婚姻關係是怎樣?我希望它滿足我什麼需求?父母之間的關係還有我與父母的關係,如何影響?
「我們的心裡多少都有一個孤兒,」與一些受婚外情所苦的夫妻諮商後,謝文宜提醒,與其期待另一半像父母來照顧自己心中的孤兒,把責任交給對方,應該更積極學習如何讓自己當心中孤兒的父母,這樣的關係會比較平等一些。同時,你或另一半也不必然會遇到外遇的試煉,卻感情更篤。也或者,有一天當愛已成往事,彼此能更釋懷。在國外也有專家Janis Abrahms Spring 和 Michael Spring在1998年提出外遇者的配偶可能會經歷九種不同的失落感。外遇事件的揭發通常會讓人想對伴侶外遇的真相一探究竟,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外遇的發生?第三者長什麼樣子?「是不是我不夠好?沒有魅力?不再年輕貌美?不夠照顧他?我工作太忙碌?」此時會迫使外遇者的配偶以最根本的方式,重新自我定位。「假如你不是我所以為的那個終生伴侶,而我們的婚姻是一場謊言,那麼我是誰?」失去自我最基本的感覺比伴侶不忠的傷害更深。失去被珍視的感受。「我以為我對你具有某些特殊意義,現在我才知道我是可以隨手拋棄的」。
失去自我價值。發生外遇很多人選擇不去相信他們所看到的,否定他們應有的懷疑。一旦外遇被攤開來浮上檯面,外遇者的配偶心情可能會變得相當極端,不論配偶說麼或做什麼,你再也分不清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,你不再相信伴侶,連自己的判斷也無法信任了。 失去自尊心。外遇者的配偶常常不顧一切委曲求全以贏回配偶的心,這些奮不顧身的行動,破壞了心中的原則與價值觀,這樣的結果,不只是你的伴侶拋棄了你,而且你也拋棄了你自己。
失去對身心的掌控。從知道配偶外遇的那天開始,容易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這件事情上,腦海中不斷出現和配偶說的話、專注在伴侶的謊言、外遇的情節、猜想配偶和第三者相處的情節,此時你的想法可能和平常不太一樣,或許會想去報復或詛咒配偶或第三者,這都是這個階段正常的狀況。此時可能也會陷入極端的矛盾想法中,一方面想挽救瀕臨破裂的關係,一方面又想結束關係。 失去生命秩序與宇宙正義的基本感受。人在遭逢不幸後,往往不再相信這個界是善良仁慈的,覺得處處不安,隨時有危險。
失去宗教信心。「上帝為何拋棄我?」懷疑之前堅定不移的信仰。 失去和他人的聯繫。有些外遇者的配偶因為覺得家醜不可外揚或者擔心被別人議論,或怕造成親友的負擔,多半選擇三緘其口,自己承擔,也漸漸不與親友互動。 失去人生目標,包含生存意念。外遇事件的衝擊可能會讓人感到生不如死,而有自殺的念頭產生,通常此時想殺死的是痛苦,而不是這個人本身。
國內外都有專家對外遇有很深的論述,一定要能體會研究,才能完整了解,也才能在外遇前後及當時有心裡準備。當然,在這裡不論先前談過什麼,有什麼理論,請不要忘記,在時機掌握上要能正確切入,要生要死都在自己的決定,有備無患,能即刻找到敏銳的偵探,不停搜索,找證據,對於未來是復合或離婚是有助益的。